Java 常见设计模式使用教程之一
大纲
前言
本文将介绍 Java 常用设计模式的使用,包括工厂模式、策略模式、模板方法模式、单例模式。
设计模式
设计模式的分类
- 创建型模式:提供一种在创建对象的同时隐藏创建逻辑的方式,而不是使用
new
运算符直接实例化对象,这使得程序在判断针对某个给定实例需要创建哪些对象时更加灵活。 - 结构型模式:关注对象之间的组合和关系,用于解决如何构建灵活且可复用的类和对象结构。
- 行为型模式:关注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交互,用于解决对象之间的责任分配和算法的封装。
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
开放封闭原则(Open Close Principle)
- 原则思想: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来解决需求变化,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完成变化。
- 描述:一个软件产品在生命周期内,都会发生变化,既然变化是一个既定的事实,我们就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适应这些变化,以提高项目的稳定性和灵活性。
- 优点:单一原则告诉我们,每个类都有自己负责的职责,里氏替换原则不能破坏继承关系的体系。
里氏代换原则(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)
- 原则思想:使用的基类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继承的子类,完美地替换基类。
- 描述: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,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。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,但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,子类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。
- 优点:增加程序的健壮性,即使增加了子类,原有的子类还可以继续运行,互不影响。
依赖倒转原则(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)
- 依赖倒置原则的核心思想是面向接口编程。
- 依赖倒转原则要求我们在程序代码中传递参数时或在关联关系中,尽量引用层次高的抽象层类。
- 这个是开放封闭原则的基础,具体内容是:对接口编程,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。
接口隔离原则(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)
- 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,要比使用单个接口好。本质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,从这儿我们看出,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,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,为了升级和维护方便。
- 例如:支付类的接口和订单类的接口,需要把这俩个类别的接口变成两个隔离的接口。
迪米特法则(Demeter Principle)
- 原则思想:又叫 “最少知道原则” 原则,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,简称类间解耦。
- 描述:一个类尽量减少自己对其他对象的依赖,原则是高内聚与低耦合,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,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。
- 优点:高内聚,低耦合。
单一职责原则(Principle of Single Responsibility)
- 原则思想:一个方法、一个类只负责一件事情。
- 描述:单一职责原则很简单,一个方法、一个类只负责一个职责,各个职责的程序改动,不影响其它程序。这是常识,几乎所有程序员都会遵循这个原则。
- 优点:降低类和类直接的耦合,提高代码可读性,增加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拓展性,降低可变性的风险。
单例模式
单例模式的概述
单例设计模式,即某个类在整个系统中只能有一个实例,对象可被获取和使用的设计模式。值得一提的是,JVM 运行环境的 Runtime 类就使用了单例模式。
单例模式的特点
- 构造方法私有化,限制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
- 必须自行创建这个实例,即含有一个该类的静态变量来保存唯一的实例
- 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,对外提供获取实例对象的方式一般是:直接通过静态变量暴露或者使用静态 Get 方法来获取
单例模式的优点
- 在单例模式中,活动的单例只有一个实例,对单例类的所有实例化得到的都是相同的一个实例。这样就防止其它对象对自己的实例化,确保所有的对象都访问一个实例。
- 单例模式具有一定的伸缩性,类自己来控制实例化进程,类就在改变实例化进程上有相应的伸缩性。
- 由于在系统内存中只存在一个对象,因此可以节约系统资源。相对于频繁创建和销毁对象,单例模式无疑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。
- 单例模式提供了对唯一实例的受控访问。
- 避免对共享资源的多重占用。
单例模式的缺点
- 不适用于变化的对象,如果同一类型的对象总是要在不同的用例场景发生变化,单例就会引起数据的错误,不能保存彼此的状态。
- 由于单例模式中没有抽象层,因此单例类的扩展有很大的困难。
- 单例类的职责过重,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 “单一职责原则”。
- 滥用单例将带来一些负面问题,如为了节省资源将数据库连接池对象设计为单例类,可能会导致共享连接池对象的程序过多而出现连接池溢出;如果实例化的对象长时间不被利用,系统会认为是垃圾而被回收,这将导致对象状态的丢失。
单例模式的应用场景
单例模式的使用场景
- 网站的计数器,一般也是采用单例模式实现,否则难以同步。
- 应用程序的日志应用,一般都是单例模式实现,只有一个实例去操作才好,否则日志内容不好追加显示。
- 多线程的线程池的设计一般也是采用单例模式,因为线程池要方便对池中的线程进行控制。
- Windows 的任务管理器就是很典型的单例模式,它不能同时运行两个。
- windows 的回收站也是典型的单例应用。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,回收站只维护一个实例。
单例模式的使用注意事项
- 使用单例模式时,不能用反射模式创建单例,否则会实例化一个新的对象。
- 使用懒汉式单例模式时,需要注意线程安全问题。
- 饿汉式单例模式和懒汉式单例模式的构造方法都是私有的,因此是不能被继承的,但有些单例模式可以被继承(如登记式模式)。
单例模式的几种常见实现方式
饿汉式(在类初始化时,直接创建对象,不存在线程安全的问题)
- 直接实例化(简洁直观)
- 枚举(最简洁)
- 静态代码块(适合复杂的实例化)
懒汉式(延迟创建对象,可能存在线程安全的问题)
- 判断非空则直接实例化(非线程安全,适用于单线程)
- DCL - 双端检锁(线程安全,适用于多线程)
- 静态内部类形式(线程安全,适用于多线程)
如何选择单例的创建方式
- 如果需要延迟加载单例,可以使用静态内部类形式来创建单例,不存在线程安全的问题。
- 如果不需要延迟加载单例,可以使用枚举(最简洁)来创建单例,不存在线程安全的问题。枚举本身就是单例,由 JVM 从根本上提供保障,可以避免通过反射和反序列化的漏洞。
单例模式的使用案例
- 饿汉式:类初始化时,会立即加载该对象,天生线程安全,调用效率高。
- 懒汉式:类初始化时,不会初始化该对象,等真正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创建该对象,具备懒加载功能。
饿汉式单例模式
- 饿汉式的第一种实现方式:直接实例化(简洁直观)
1 | public class HungrySingleton { |
- 饿汉式的第二种实现方式:枚举(最简洁)
1 | // 枚举类在类加载时就会被加载 |
- 饿汉式的第三种实现方式:静态代码块(适合复杂的实例化)
1 | public class HungrySingleton { |
懒汉式单例模式
- 懒汉式的第一种实现方式:判断非空则直接实例化(非线程安全,适用于单线程)
1 |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01 { |
- 懒汉式的第二种实现方式:DCL - 双端检锁(线程安全,适用于多线程)
- (1) DCL(双端检锁)机制不一定是线程安全的,因为有指令重排的存在,加入 volatile 关键字可以禁止指令重排。
- (2) 原因是在多线程环境下,某一个线程执行到第一个检测,读取到的 instance 不为 null 时,instance 实例可能没有完成初始化。
- (3) 指令重排只会保证串行语义的执行一致性(单线程),但并不会关心多线程间的语义一致性。所以当一个线程访问 instance 不为 null 时,由于 instance 实例未必已初始化完成,也就造成了线程安全问题。
1 |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02 { |
- 懒汉式的第三种实现方式:静态内部类形式(线程安全,适用于多线程)
- (1)静态内部类不会自动随着外部类的加载和初始化而初始化,它是单独去加载和初始化的。
- (2)因为是在静态内部类加载和初始化时,才创建单例对象,因此是线程安全的。
1 |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03 { |
防止反射漏洞攻击
使用 Java 反射可以跳过单例模式的限制直接创建对象,为了避免单例对象的唯一性被破坏,可以参考以下代码来解决:
1 |
|
工厂模式
工厂模式的概述
工厂模式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。在工厂模式中,开发者在创建对象时不会对客户端暴露创建逻辑,并且是通过使用一个共同的接口来指向新创建的对象,从而实现了创建者和调用者分离。
工厂模式的优点
- 工厂模式是最常用的实例化对象模式,可以用工厂方法代替
new
运算操作符。 - 利用工厂模式可以降低程序的耦合性,为后期的维护修改提供了很大的便利。
- 将选择实现类、创建对象统一管理和控制,从而将调用者跟实现类解耦。
- 工厂模式是最常用的实例化对象模式,可以用工厂方法代替
Spring IOC 容器
- 看过 Spring 源码就知道,在 Spring IOC 容器创建 Bean 的过程是使用了工厂模式。
- 在 Spring 中,无论是通过 XML 配置还是通过配置类还是注解进行创建 Bean,大部分都是通过简单工厂来创建的。
- 当容器拿到了 BeanName 和 Class 类型后,会动态地通过反射来创建具体的某个对象,最后将创建的对象放到 Map 中。
为什么 Spring IOC 容器要使用工厂模式创建 Bean
- 在实际开发中,如果 A 对象调用 B 对象,B 对象调用 C 对象,C 对象调用 D 对象,这样代码的耦合性就会变高(耦合大致分为类与类之间的依赖,方法与方法之间的依赖)。
- 在很久以前使用三层架构编程时,都是控制层调用业务层,业务层调用数据访问层,而且都是直接
new
对象,代码的耦合性大大提升,代码重复量也很高,对象满天飞。 -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Spring 使用了工厂模式,写一个工厂,由工厂负责创建 Bean,以后如果需要使用对象就直接管工厂要就可以,剩下的事情就不用管了。Spring IOC 容器的工厂中有个静态的 Map,是为了让工厂符合单例设计模式,即每个对象只生产一次,生产出对象后就存入到 Map 中,保证了实例不会重复创建,从而提高程序效率。
工厂模式的分类
工厂模式分为简单工厂模式、工厂方法模式、抽象工厂模式。
- 简单工厂模式:用来生产同一等级结构的任意产品(不支持拓展增加产品)。
- 工厂方法模式:用来生产同一等级结构的固定产品(支持拓展增加产品)。
- 抽象工厂模式:用来生产不同产品族的全部产品(不支持拓展增加产品,但支持增加产品族)。
工厂模式的使用案例
简单工厂模式
简单工厂模式相当于是一个工厂中有各种产品,创建在一个类中,客户无需知道具体产品的名称,只需要知道产品类所对应的参数即可。但是,工厂的职责过重,而且当类型过多时不利于系统的扩展维护。
- 创建工厂
1 | public interface Car { |
- 创建工厂的产品(宝马)
1 | public class Bmw implements Car { |
- 创建工厂的产品(奥迪)
1 | public class AoDi implements Car { |
- 创建核心工厂类,由它决定具体创建哪个产品
1 | public class CarFactory { |
- 演示工厂类的使用
1 | public class FactoryDemo { |
简单工厂模式的优缺点
- 优点:简单工厂模式能够根据外界给定的信息,决定究竟应该创建哪个具体类的对象。明确区分了各自的职责和权力,有利于整个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。
- 缺点:很明显工厂类集中了所有实例的创建逻辑,容易违反 GRASPR 的高内聚的责任分配原则。
工厂方法模式
工厂方法模式( Factory Method)又称多态性工厂模式。在工厂方法模式中,核心的工厂类不再负责所有的产品的创建,而是将具体创建的工作交给子类去完成。该核心工厂类成为一个抽象工厂角色,仅负责给出具体工厂子类必须实现的接口,而不接触哪一个产品类应当被实例化这种细节。
- 创建工厂
1 | public interface Car { |
- 创建工厂的产品(宝马)
1 | public class Bmw implements Car { |
- 创建工厂的产品(奥迪)
1 | public class AoDi implements Car { |
- 创建工厂方法调用接口(这是工厂子类必须实现的接口)
1 | public interface CarFactory { |
- 创建工厂方法调用接口的实例(宝马)
1 | public class BmwFactory implements CarFactory { |
- 创建工厂方法调用接口的实例(奥迪)
1 | public class AoDiFactory implements CarFactory { |
- 演示工厂类的使用
1 | public class FactoryDemo { |
抽象工厂模式
抽象工厂,简单来说就是工厂的工厂,抽象工厂可以创建具体工厂,由具体工厂来生产具体产品。
- 创建第一个子工厂与实现类
1 | public interface Car { |
- 创建第二个子工厂与实现类
1 | public interface Engine { |
- 创建一个总工厂与实现类(由总工厂的实现类决定调用哪个工厂的哪个实例)
1 | public interface TotalFactory { |
- 演示工厂类的使用
1 | public class FactoryDemo { |
策略模式
策略模式的概述
策略模式的介绍
- 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、逻辑、相同意义的操作,并将每一个算法、逻辑操作封装起来,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。策略模式在 Java 中用的非常广泛。
- 策略模式可以简化多个
if ... else
所带来的复杂性和维护难度。
策略模式的优点
- 算法、逻辑可以自由切换。
- 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判断。
- 扩展性非常良好。
策略模式的缺点
- 策略类会增多。
- 所有策略类都需要对外暴露。
策略模式的应用场景
- 策略模式的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或逻辑,将每一个算法或逻辑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,从而使得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。
- 例如:要做一个不同会员打折力度不同的三种策略,初级会员、中级会员、高级会员策略(涉及三种不同打折力度的计算)。
- 例如:要一个支付模块,分别需要接入微信支付、支付宝支付、银联支付等。
策略模式的使用案例
这里将模拟支付模块需要接入微信支付、支付宝支付、银联支付。
- 定义抽象的公共方法
1 | public abstract class PayStrategy { |
- 定义微信支付的实现类
1 | public class PayStrategyA extends PayStrategy { |
- 定义支付宝支付的实现类
1 | public class PayStrategyB extends PayStrategy { |
- 定义银联支付的实现类
1 | public class PayStrategyC extends PayStrategy { |
- 定义维护支付策略的上下文
1 | public class Context { |
- 运行测试的代码
1 | public class StrategyTest { |
模板方法模式
模板方法模式的概述
模板方法模式的介绍
- 模板方法模式: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(父类),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。 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来重定义该算法的
模板方法的应用场景
- 在实现一些操作时,整体步骤很固定,但就是其中一小部分需要改变,这时候可以使用模板方法模式,将容易变的部分抽象出来,供子类实现。
- 其实很多框架中都有用到了模板方法模式,比如 Spring 提供的 JDBCTemplate 与 RedisTemplate、Junit 单元测试、Servlet 中关于 doGet/doPost 方法的调用等。
模板方法模式的使用案例
这里将模拟去餐厅吃饭,餐厅给客户提供了一个模板就是:看菜单、点菜、吃饭、付款、离开。这里的 “点菜” 和 “付款” 步骤是不确定的,由子类来完成的,其他的步骤则是一个模板。
- 定义一个模板,让子类来实现模板中的点菜和付款步骤
1 | public abstract class RestaurantTemplate { |
- 具体的模板方法子类一
1 | public class RestaurantGinsengImpl extends RestaurantTemplate { |
- 具体的模板方法子类二
1 | public class RestaurantLobsterImpl extends RestaurantTemplate { |
- 运行测试的代码
1 | public class Templatetest { |